扎龙保护区从丹顶鹤窝里“取”蛋,实锤!
这下实锤了吧?
看完2017年12月央视的这期《财经周刊》,我们终于明白建区已经三四十年的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,其所谓的“人工繁育”丹顶鹤和野化放归,根本不是真正的人工繁育和野放。说得精确些是人工(机器)孵蛋和饲养、利用。
视频第28秒开始提到把蛋从窝里“拿走”
这个人工孵化,就是从窝里取(偷、捡、拿、收)蛋,用机器孵化,然后人工喂养(在人为控制下取食)。而丹顶鹤的窝(巢)在哪呢?在湿地芦苇深处。
珍稀鸟类的保护难道只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?我们拿走两个蛋,鹤爸鹤妈会再补下两个蛋,这样我们就有了4个蛋?然后,丹顶鹤种群数量就能增加?
那为何增加的只是被圈养着的用于观赏、表演,失去了迁徙本能的丹顶鹤数量?野外种群数量却越来越少?
而所谓的野化放归,则更是扯淡!等小鹤长大点,让人在前面领跑,美其名曰训练飞行能力,为野放做准备。
从小被人工孵化喂养,和人过分亲近,只靠每天放几次风,让人领跑飞几圈就能野放?没有鹤爸鹤妈的悉心照顾和从小在自然界中的摸爬滚打,小鹤的抗风险、抗打击能力都要差很多。甚至,压根不会识别风险。
其结果就是保护区领导的那句“人工繁育的丹顶鹤,不迁徙”,它们只能被关在笼子里。又或许它们并没有失去迁徙本能,因为其它原因才不能迁徙?
圈养数量急剧增加-来自科普博主刑小天Bird-Seeker
我们绝不是指责保护区的丹顶鹤饲养员们,他们也不过是拿钱干活,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只是,保护区领导们什么时候才能明白,“圈养”的再多,也补充不了野外种群。而保护濒危鸟类,恰恰就是要保护并壮大它们的野生种群,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。让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,自由繁衍壮大,发挥应有的作用。
过去三四十年,保护区从鹤窝里“拿走”了多少蛋?
现在还不晚,但若再继续这么下去,就晚了!
注:封面图片来自网络
相关链接: